新中国经济75年 奔向繁荣之路——建筑业打响国家新名片
【导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75年与时代偕行,中国经济巨轮穿越惊涛骇浪,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回首来路,中国经济以势待时,以时取势;展望前路,中国经济长风万里,光明在前!
建筑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总实力显著提升,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港珠澳大桥,从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到唐山曹妃甸工程,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中国建筑业不断壮大、持续创新、连续跨越,不仅成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还打造了一大批“世界第一”“中国之最”的超级工程,展现了“中国建造”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成为一张张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片”。
港珠澳大桥,是新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图源: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建筑业作为最早复苏的产业之一,在完成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加快速度进行发展。195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亿元;1956年完成总产值146亿元,突破百亿大关。改革开放后,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大规模进行,建筑业快速地发展。1988年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2011年完成总产值11.6万亿元,突破十万亿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完成总产值31.6万亿元,195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2.9%。
从贡献率看,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巩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步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风险挑战,实现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7%左右。2023年,全国建筑业公司实现增加值8.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比1978年提高3.0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8.8%,比1979年提高7.5个百分点。
从规模看,建筑业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公司数持续不断的增加。1952年,我国具有编号的建筑业企业仅有62家,发展到1980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公司达到6604家。改革开放后,建筑业迎来蒸蒸日上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筑业市场经营主体快速增加,截至2023年末,全国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到15.8万家,实现了行业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从就业看,建筑业吸纳就业作用显著。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有组织的建筑实施工程人员不足20万人,到1952年末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公司职工仅为99.5万人,到1985年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增加至912万人,到2023年末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达5254万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15.4%。
中国企业承建的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图源:新华社)
我国建筑业历经多年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总实力稳步提升。建筑业企业承揽工程规模扩大。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72.5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26.1倍,200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7.0%。建筑业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提升。2023年,建筑业企业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到46.5万元/人,是1980年的105.0倍。企业纯收入能力慢慢地加强。2023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资产合计达到38.2万亿元,比1993年增长101.7倍。
随着实施工程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建筑业实施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1952年末,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仅有2.7万人,到2023年末,全国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已达到678万人。建筑业企业技术装备率大幅度的提高。1953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公司年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仅为0.3亿元,到2022年末,全国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设备净值3696亿元,技术装备率达到7188元/人。
从建设“一五”时期156项重大工程,到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我国建筑实施工程技术持续进步,一批重大建筑技术实现了突破,具有世界顶尖水准的工程建设项目接踵落成。如标志着中国工程“速度”的高铁工程,标志着中国工程“跨度”的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的上海中心大厦以及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的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筑业生产施工活动较为单一,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向纵深发展,行业结构一直在优化。土木工程建筑业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2023年,全国土木工程建筑业产值9.7万亿元,比1993年增长137.5倍,年均增长17.9%。建筑业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现代化水准不断提高,基建、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电力、水利、机械等建筑行业布局逐渐完备;建造流程逐渐向上游勘探设计和下游工程监理拓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业依靠低人力成本和高工程质量,开始打入国际建筑市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初步打开了局面。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已同1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23年,我国对外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18639亿元,完成营业额11339亿元。我国建筑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项目建设,陆续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蒙内铁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中国建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我国绿色建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建筑节能改造有序推进。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110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303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全国城镇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为减少碳排放,逐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和田至若羌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图源:中国铁路)
伴随着国家建设的步伐,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的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和乡村居民出行、通讯、教育、医疗条件和居住环境。202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加13.7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公路里程543.7万公里,增加535.6万公里。建成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59个,比1984年增加171个。截至2023年末,全国光缆线倍。
住房建设能力不断的提高,人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202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51.3亿平方米,比1980年增长66.5倍,年均增长10.3%。截至2023年末,全国累计建设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6400多万套。2019年至2023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2万个,惠及居民超过3800万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农村危险房屋改造任务,历史性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稳增长,农村基础设施覆盖面逐步扩大,截至2022年末,建成建制镇、乡、村庄供水普及率分别为90.8%、84.7%、86%。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超过99%,村村通宽带全面实现。
我国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领域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促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普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国建成普通高等学校3074所,1949年仅有205所;医疗卫生机构107万个,1949年仅有3670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分别达3246个和6833个。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对于未来建筑业改革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将深化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在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下功夫,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建筑产品,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全力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稳步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抓好智能建造城市试点,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
新中国经济75年 大国工程(一)南水北调 —— 奏响清澈与繁荣的交响乐
新中国经济75年 大国工程(五)西电东送 —— 打通东西共赢的能源动脉
新中国经济75年 大国工程(六)西气东输 —— 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新中国经济75年 大国工程(二)东数西算 —— 加速织就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新中国经济75年奔向繁荣之路——建筑业打响国家新...
新中国经济75年奔向繁荣之路——服务业擎稳经济半...
今年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军队应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动更多人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
奋斗强军 ■姚国玉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近段时间,大江南北、军营内外纷纷组织相关活动,铭记历史...
勿忘血火历史的警示 ■韩炜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在深化“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某部要求领导干部对照初心使命,认真查找在履职尽责...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题:《黑神线;意识形态捆绑不了台湾年轻人中新社记者容海升大陆单机动...
自觉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带头恢复传统,带头树立新风新貌,影响和带动广大官兵把优良传统...
西部战区总医院优化社会化保障项目 优质服务温暖就诊官兵 报讯曾毅、刘梦佳报道:导诊服务热情周到...
就会“栽跟头” ——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纠治基层按纲抓建偏差的一段经历 ■李政刘波 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发挥大学生士兵专长助力训练保障 “士兵工作室”集智解难题 报讯周洋洋、记者向黎...
虽然短暂,但能在忙碌的演训任务间隙与妻子团聚,我感觉到很幸福。”赵春富和记者说,“在接下来的实弹射击...